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财政金融   230篇
工业经济   74篇
计划管理   316篇
经济学   356篇
综合类   111篇
运输经济   22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205篇
农业经济   78篇
经济概况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彭海艳 《财经研究》2007,33(6):90-100
文章首先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然后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三大区域总体、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异基本呈下降趋势,期间略有起伏,但区域内差异远远大于区域间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变动趋势不一致,且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差别较大;社会保障各项支出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成为总体差异的主体因素。文章最后对实际测算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
地域文化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之一,地域文化变迁是研究区域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重视研究地域文化及其变迁和发展趋势,能够对实现区域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3.
杨松 《江苏商论》2011,(11):42-44
本文利用江苏省1980年到2007年经济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江苏省的投资、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投资和消费都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投资更大。因此,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刺激消费,促进江苏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4.
人口—经济—空间视角的东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孙平军  丁四保 《经济地理》2011,(7):1094-1100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中人是行为主体,经济是驱动力,空间是载体,据此构建城市化综合测度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东北34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自然断裂法进行空间表达,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化具有如下特征:①人口、经济、空间及其综合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其中经济城市化的空间分异程度最为明显,且主导着人口、空间城市化的演变,但效益不是最佳;②综合城市化水平表明东北地区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③人口、经济和空间城市化的空间吻合性较差,其中经济城市化呈现出由南往北依次递减的趋势,而人口城市化呈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空间城市化的规律性不明显;④哈大铁路沿线城市其经济、空间及综合城市化空间演变趋势相同——由南往北依次递减,而人口城市化恰好相反,即由南往北依次递增;⑤基于城市化视角的城市群发育程度表现出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的特征。对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5.
江苏粮食生产地域分化的耕地因素分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涛  陆建飞 《经济地理》2011,31(11):1886-1890
以粮食产量计算模型为基础,将粮食生产分解成耕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强度、广度4个因子.以江苏省为例,从省域-分区域-地市等不同空间尺度,分析粮食生产的耕地因子过程,比较各地粮食生产变化的差异及其耕地利用变化的成因.结果显示:1990年代中期以来,江苏粮食生产区域分化显著,南部耕地大幅减少、有限耕地的生产功能减退,导致粮食生产全面萎缩;中北部耕地利用集约度提升,粮食生产功能总体趋于强化.影响各地市粮食生产变化的主导因子各有不同:粮食单产是连云港、盐城、宿迁、扬州、泰州5市粮食增产的主导因子,结构调整是南京、徐州、南通粮食减产、淮安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复种指数调减是苏州、无锡粮食生产衰退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66.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分析——基于基尼系数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安宁  庄立  梁进社 《经济地理》2011,31(12):1995-2000
系统地计算了1978--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并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区域内经济差异、区域间经济净差异和区域间经济逆差异。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波动性的扩大趋势。在小尺度县域单元上,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受一般县市经济差异的影响,市辖区的差异变化不大。在大尺度区域单元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净差异决定着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随着区域间经济逆差异越来越小,苏北、苏中人均GDP高的县市逐步被苏南入均GDP的低的县市赶上和超过。要积极壮大苏中和苏北县域经济,实施有利于缩小经济差异的区域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7.
Bove, Pervan, Beatty and Shiu (2009) develop and test a latent variable model of the role of service workers in encouraging helpful behaviors by customers towards the service business (OCBs). Farrell (2010) questions these findings due to an in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Fornell and Larcker (1981) discriminant validity test. The authors respond to Farrell's criticism by discussing the options available for assessing discriminant validity, the current use of these options in top journals,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of these assessments,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alternative assessments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s. Finally, the authors address the specific concerns raised in Farrell (2010) in regard to Bove et al. (2009).  相似文献   
68.
本文基于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以及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的争论,通过构建TFP增长的分解方程,强调了结构转变通过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生产率的影响,重新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TFP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TFP增长率较高,资源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部门,尤其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再配置对TFP增长有显著作用,其贡献高达28%。因此,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来说,经济增长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9.
深圳特区建立30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圳保险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诸多全国第一。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揭示了深圳保险发展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机制,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深圳保险业的影响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0.
Since 1986, Vietnam has undertaken various reform measures in the trade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rea. This paper find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of world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liberalization effects to Vietnam's export growth over the period 1997–2008. Vietnam's exports became more competitive and better complemented the import demand of Vietnam's trade partners. In addition,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became evident in many products, but significant room remains for improving export competitivenes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flows also increased and helped stimulate Vietnam's exports. FDI inflows have increased in both the short‐ and long‐term, yet are only of a limited magnitude. This necessitates mo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linkages between FDI and domestic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